1.巴中摩崖造像的独特的巴中文化

陕南民歌十劝郎歌词_陕北民歌十劝郎歌词

歌曲:《十二月花》

歌手:小蓓蕾组合

填词:小蓓蕾组合

谱曲:小蓓蕾组合

歌词如下:

有个小妹长得乖,月月都要花来

正月花什么,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花什么,二月兰花盆里栽

三月花什么,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花什么,四月牡丹开满园

五月花什么,五月榴花红如火

六月花什么,六月荷花满池香

七月花什么,七月秋葵爱

八月花什么,八月桂花十里香

九月花什么,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花什么,十月芙蓉赛牡丹

十一月花什么,窗前水仙花儿开

十二月里花什么,它几枝腊梅来

蜡梅开了迎新年,欢欢喜喜迎春天

扩展资料: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孝歌起源:

陕南孝歌,是陕南民间丧礼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俗称“丧歌”,古称“挽歌”。它主要是陪伴灵柩过夜中演唱的长篇叙事性民歌,主要流行于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区以及沿秦岭北麓关中某些地区,随地域不同其风格、内容也各异。

百度百科-孝歌

巴中摩崖造像的独特的巴中文化

曲剧是在河南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

曲剧是在河南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称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装,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有简单化装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 “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郑铁炉村朱万明和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朱万明、马清波、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哄过戏)提出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剧目。这使高跷曲子走上了台子曲子。二个月后,农历六月十三日,李洼村这天年年为龙王庙唱庙会戏,就在庙门前垒个0.5米高的一个小台子,上面打了棚,后面挂了一大块红布,叫遮堂布,这就像舞台了,由伊川的耿庚辰、孔海东、刘金水……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李圪嗒……等二十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戏,模仿当地的越调和靠调(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铜器。唱的有“丁郎认父”“天河记”“刘全进瓜”“武松杀嫂”“书馆会”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后来叫河南曲剧。河南曲剧正式诞生了。庙会戏后,消息传的很远,来邀请为他们祝兴演唱的不断,就招来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员外出演出,又在红布上写了“醒民剧团”四个大字。这是国内最早的曲剧团。在1927年开始到外地演出谋生。很快影响到附近县乡,又有了多家演唱组织。这种去掉高跷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在20年代后期已较普遍。也影响到了朱万明,他们在1928年,又在洛阳看了文明戏(通俗话剧)的演出后,受到相当大的启发,思想有所转变,便与“玩友”结伙进城,在洛阳老集的一个炕院(“胜利舞台”原址)演出《戒大烟》、《放足》、《李豁子离婚》等时装戏,受到欢迎。30年代起,舞台曲子逐渐向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戏剧的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等戏曲剧种的打击乐,并根据演唱伴奏需要丰富了管弦乐,剧目也渐渐由演家庭生活戏而偏向于演历史戏(袍带戏),由演中小型戏而演大戏,各行当也逐渐完善起来。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剧戏班还是停留在业余性质: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一个班社也仅十余人。他们在演出时也不讲戏价,只求管吃。若收到馈赠钱物,则全班社平均分配。当时,在汝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都先后出现了高台班。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米仓山南麓,东临四川达州,西抵四川广元,南接四川南充,北壤陕南汉中,是北高南低,贫困人口集中的大山区。总面积12325平方公里,辖一区(巴州区)三县(南江、通江、平昌),172个乡镇,2355个行政村,人口370万。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7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属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子国所辖,秦汉时为巴郡(今重庆市)宕渠县所属。东汉和帝元年(公元89年)划宕渠之北(今四川巴中市、万源、达县之北,宣汉之西北一带)置汉昌县(志今巴州区巴州镇),东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置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保宁镇)后由巴西郡所辖,北魏宣武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设巴中。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经陕南越巴山抵通江县两河口,25日解放通江县城,1933年1月23日解放巴州,1933年2月1日解放南江,随即成立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党政军首脑机关设通江。1933年6月首脑机关从通江迁入巴州。1993年10月设巴中地区,2000年改设巴中市,市府驻巴州区巴州镇,人口25万,系巴中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秦汉时,巴中境内有巴水(今通江河)、渝水(今南江河、巴河)纵贯全境,历史上把这里称“巴渝”。因两河流域住居賨人(巴人中的一支)又把这里称“巴賨”,汉高祖命名的“巴渝舞”即出于此。又因賨人喜歌舞、勇敢善战,高祖伐賨人平定三秦有功,故首次建县时高祖钦定为“汉昌”。明末清初,战乱平凡,瘟疫泛滥,人口大量死亡,现住居民中百分之九十为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来的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汉化后的汉人,另有少量的回民插居于汉人区之中。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的米仓山之南,境内巴渝二水下通重庆,巴方巴人建成的迄今有3000余年历史的米仓古道(巴岭路,大行道)是上连关中平原长安、下连蜀地成都的重要通道,因此这里也是黄河流域北方文化与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交汇之地。 巴中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全市共有摩崖造像100处,多为唐代所造。其中,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州区的南龛造像156龛2100余身;水宁寺造像27龛300余身;西龛山造像59龛1900余身;北龛造像24龛300余身。通江的千佛崖造像51龛3000余身,白乳溪鲁班寺造像20龛,184身。以上6处造像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价值不凡。另外,还有道教故事造像一处,为巴州曾口镇卧牛山造像6龛12身。

巴中摩崖造像特点甚多,造型精美,工艺细致,集聚了佛教各种派别的造像。以南龛摩崖造像为例,不仅有形式多样的窟楣和边饰雕刻,而且还饰以五颜六色的集束贯珠,帷幕流苏,更显示出了宗教神秘的色彩。有较多的飞天使乐,不仅乐器品牌众多,而且飞天姿态各异,是巴中唐代宗教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工艺制作上以写实手法为主,形象逼真,姿态婀娜,可与敦煌壁画媲美。造像艺术较为民族化,世俗化,以丰满健壮为美,服饰由佛教的“偏袒右肩式”、“通肩式”发展为中国式的“冤服式”。水宁寺造像全部用高浮雕和圆雕的技法,表现出了人体形态的线条美,使造像显得更为精美,1992年中国敦煌艺术研究院教授段文杰先生考察巴州石刻造像后题词赞美:“水宁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巴中石窟、国之瑰宝”。 巴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价值极高。如“巴山民歌”,仅公开出版的民歌就达3000余首。既有专唱生产劳动为主的劳动歌,也有教诲儿童的儿歌,既有在庭院休闲唱的小调故事歌,也有庄重严肃的祀典仪式歌。总之,下田有田歌,薅草有薅草锣鼓,薅秧有薅秧歌。有修房造屋过程中石匠、土匠、木匠吟诵的各类仪式歌,有专用于婚嫁习俗的哭嫁、坐歌堂歌,支客司押礼先生吟诵的酒礼仪式歌和报送各类柬文的礼仪歌,有用于丧葬习俗的祭奠歌、孝歌,杀猪匠献刚鬣仪式中用的仪式歌,有抬行的报路歌,有背夫的巴山背二歌,还有请雨仪式歌,春官说春歌,骗猪骗牛止血歌,烧香拜佛的佛歌,巫师的诀术歌,嫁毛虫、烧土蚕、送疙虱等儿童民俗歌……总之,在巴中七十二行行行都有歌可唱。其中歌唱爱情生活的茅山歌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民俗仪式歌中,祀典歌、诀术歌历史最为悠久。在祀典仪式别强调语言的力量,在使用中必须用原创的语言,不允许即兴创作,否则神灵听不懂,达不到祀典的目的,巴中丧俗仪式中使用的各类礼仪文、出堂三献和对灵三献仪式均为明代抄本,所用的劝孝、教孝等各类孝文与《诗经》中的诗一字不差,如“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距今约3000年之久。巴中民歌中最多的七言格律诗可以追溯到秦始皇31年的《巴谣歌》,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歌词:以规整的七言格律诗为主,五言也有,较少。如“贤妹长得白漂漂,好像豆腐才开包;才开包的嫩豆腐,轻轻一压水长滮”。其表现手法用传统的赋、比、兴,选用巴山人生活中最典型的事物,加以艺术化的高度概括和描写,朴实自然,毫不雕琢,浅显易懂。如“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用鲜花和蜜蜂这一特殊关系来比喻爱情是相互平等的,显得十分切贴,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如巴山背二哥们在中午肚饿疲劳,爬坡走不动时,领队便打柱放腔:“叫声脚杆你莫火巴,上坎就到凉风垭,店老板娘等着你,敞开胸怀喂娃娃,你要想吃她那热馒头,就慢步慢步往上爬”!

巴山民歌歌词创作手法之高,想象之奇特,比喻之巧妙,韵律之和谐,音节之宏亮、自然,是与那些用助词、叹词等虚词押韵的花儿、《莲花山情歌》、布依族《浪哨歌》、纳西族《玉龙山情歌》根本不相同的,巴山民歌禁止用虚词押韵。如“郎是蜜蜂飞上天,姐是蛛丝网屋檐,蜜蜂扑在蛛丝上,郎要高飞姐要缠”。又如:“河里涨水沙浪沙,妹过跳蹬眼发花,你是哪家小大姐,要不要我来把你拉?对门哥哥莫来拉,我是蜜蜂扑过的花,我已开花结过果,莫在我身上想办法!”巴山民歌抒发情感大胆直接、热烈奔放、淳朴自然,这是其他民歌中少见的,如“陪郎玩耍五更天,怀抱小郎把气叹,闰年闰月样样有,为何不闰五更天!”,真是“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代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序》中写到“真诗还在民间”,巴山民歌就是印证。

衬词:在民歌中常见的衬词总为虚词,即主体“歌词”加“虚词”,其目的或达到字正腔圆或增其咏叹意韵。巴山民歌的衬词与众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实词实句作衬词衬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甚至某些民歌的主题全靠衬句来表现,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找不到的,如《问郎几时来》,主体歌词为“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情郎,情郎回家慢慢走,妹儿眼泪湿衣裳”。其主体歌词和传统衬句“花花扇儿摇”、“红花对牡丹”、“十把红筷子”、“绣球花儿红”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妙趣横生地表达出爱情主题。在歌曲结尾处出现了副歌:“抓住郎腰带,问郎几时来;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后天才到小妹山上来!”这五句是紧跟主体歌词最后一句“妹儿眼泪湿衣裳”分手时真情实感的描写,回答了“问郎几时来”的问题,好似川剧帮腔,达到深化、渲染主题的作用。

曲调:巴山民歌的曲调由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或“羽徵交替调式”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徵调式民歌主要是大调式大声韵山歌。这种表现朴实、明快的大调山歌从北到南逐渐减弱。反映了北方大调式民歌对巴山民歌的影响。羽调式民歌从南到北逐渐减弱。反映了南方小调式民歌对巴山民歌的影响。交替调式是巴山民歌的最大特点,特别是羽徵交替调式最为普遍,这是南方小调民歌与北方大调民歌交融后的产物,如上个世纪50年代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的通江民歌《豆芽儿葱蒜叶》,就是一首典型的羽徵交替式,它与米仓山南广为流传的《送太阳》同曲异词,是我国南北民歌交融形成的典范。

巴中民族民间文化还体现在许多古风古俗上,有创世神话《女娲补天》,有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董永》,有历史人物传说《章怀太子》等,也有史实传说,如唐贞观年间镇压巴人起义的《斩巴蛇》等等,更有岁时节令习俗中的春节,灯火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正月十六登高节,中元节(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老年节)以及民间宗教庙会:文昌会、观音会、老君会、蟠桃会、佛祖会等;有人生礼俗中的“打三朝”、“办满月酒”、“开晕”、“拜干爹”、剃头礼,以六礼迎亲的婚俗、坐花轿、支客司押礼先生的各种礼仪,办生与祝寿、办学酒等;丧葬礼俗仍保持传统的“丧礼”和“葬礼”两大程序,丧俗基本上是春秋时的遗风,其丧服、孝服、祭奠方式、尸体处理、入棺程序、陪葬物品、棺材格局等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其葬法有“塞甘石岩”的“岩穴葬”、“吊棺葬”(悬棺葬)和“洞穴葬”。土葬有将尸体入棺土埋(墓坑葬)、墓穴吊棺葬(先用石头修好墓穴,尸体入棺后用铁链悬吊于墓穴壁上,上用石头起拱后埋土),城市用公墓土葬骨灰盒的二次葬属于火葬后的土葬;修建住房仍保留“看宅下基”、“架板筑墙”、“上梁立柱”、“开门扫坝”、“祭祀新房”等一整套与自然崇拜、植物崇拜等相关的古老风俗仪式。其房屋格局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三合院和大量的干栏式吊脚楼房、茅草土墙房,个别地方还有半洞穴半干栏式房屋。城市中还保留不少由传统的柜坊、门、天井、厅堂、廊、庑式和青瓦粉壁组成的一进三退堂的四合院住房;民间饮食习俗中有烤制丁缸酒、醪糟酒;煮老鹰茶、酽茶、烤茶、糖茶等;还有民间普遍风行“十大碗”的宴客风俗;食品储藏仍保留了民间的烟熏腊肉习俗;手工技艺中的土法造纸在民间普遍流行,个别地方还有撞杆榨油、绞车榨油(俗称“小榨油”,价格偏贵)。还有传统印花布的印染技术、传统竹编技术和石刻技术等。恩阳河的泥塑,通江的剪纸,通江、南江、巴州的根雕也比较有名。民间烧造技艺在巴中市普遍保留,南江的土漆加工技术,巴州镇的土墨加工技术仍然存在;民间戏曲中的“爨坛戏”加“古彩戏法”表演在南江、通江、巴州民间流传;四川最好、最活跃的皮影剧团及皮影制作在巴州(李玉湘皮影剧团、张学林皮影剧团);巴州枣林的民间曲艺说春是我国这一曲种仅存的,说春的人——“春官”现仍在巴中、陕南一带活动。

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巴中文化的基因文化。 绵延千里的大巴山,曾是一片风云迭起的热土,曾是一片血肉浇铸的圣地。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12月中旬抵达四川省通江县,在此后的27个月时间里,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革命历史光辉灿烂,革命文物丰富珍贵,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当年有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4万多人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共产生了27名共和国将军、128名省部级干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陈昌浩、、张琴秋、廖承志、、吴瑞林、傅崇碧等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全市现有馆藏革命文物10619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32件,文物2926件,一般文物7648件。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3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另据2004年调查,全市有红军石刻和壁书标语、文献、对联、布告等文物802幅。

全市现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省第四次党代会旧址展览馆等一批红军文物展示阵地,其展览馆已达到9个,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个、“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2004年,国家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巴中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名称为“川陕苏区——红岩精神”),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景区。红军文化不仅成为了融入巴中人民灵魂深处的重要文化,也成为了巴中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体文化,并正以闪光的文化精神特质代代传承。

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光辉灿烂的红军文化构成了独特的巴中文化。